首页  >  政务信息  >  粮油信息  >  行情分析

多空因素并存,玉米震荡运行

日期:2023-11-13     作者:​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字号:        


—— 十一月第一周玉米市场分析报告

一、国内主要价格行情

国内主要产区、港口收购价格

单位:元/吨

产区

10月30日

11月6日

涨/跌幅

大连地区

2580

2580

0%

长春地区

2660

2660

0%

石家庄地区

2660

2650

-0.38%

青岛地区

2760

2730

-1.09%

东北、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

单位:元/吨

企业

10月30日

11月6日

涨/跌幅

公主岭黄龙

2380

2400

0.84%

山东西王淀粉

(挂牌)

2734

2774

1.46%

本周,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弱势震荡运行。主产区基层上量持续冲击市场,现货价格持续走低,基层种植户低价惜售情绪渐浓,贸易主体以及企业建库较为谨慎,收购价格窄幅偏弱调整。

截止到11月6日,全国玉米平均价为2690元/吨,较10月30日的2692元/吨,下降2元/吨,跌幅为0.07%。据了解,近期北京周边地区饲料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在2680—2780元/吨之间(主要以河北承德,丰宁,霸州;内蒙古赤峰,宁城为主),玉米质量标准:水分≤14%,杂质≤1%,不完善粒≤6.5%,霉变率≤2%,容重≥685g/l,黄曲霉B1毒素≤20ppb,玉米赤霉烯酮≤200ppb,呕吐毒素≤1000ppb。较前期收购价格上涨20元/吨左右。

二、市场行情

(1)产区情况

本周,东北玉米价格互有涨跌。吉林四平、长春地区新季玉米收购价2350~2380元/吨,周环比下降20~40元/吨;内蒙古通辽新季玉米收购价2430~2470元/吨, 周环比上涨10~20元/吨。本周黑龙江玉米价格止跌反弹原因:一是自新粮上市以来,玉米价格持续下跌,局地跌破基层农户种植成本,农户惜售心理越发显现;二是随着收购成本持续下降,部分贸易商开始建库;三是粮源跨区域流通不佳,由于天气原因近期产区运费上涨,汽运、火运价差拉大,铁路请车困难,支撑玉米价格。四是第四季度中储粮储备玉米轮入开始,将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

本周,华北玉米新粮供应充足,价格下降。华北地区玉米到货量骤增,较上周大幅增加,粮源来自当地及黑龙江、吉林地区,用粮企业控制采购节奏,整体市场心态依旧偏悲观。山东潍坊深加工企业玉米(国标二等,下同)挂牌收购价2520~2650元/吨,滨州2610~2730元/吨,周环比下降50~80元/吨;河北石家庄收购价2650~2670元/吨,邢台2650~2800元/吨,周环比下降30~40元/吨。

(2)需求情况

本周,国内生猪价格略有上涨。截至最新,国内生猪均价14.5-15.2元/公斤,较上期上涨约0.2元/公斤,涨幅约1.5%。仔猪价格上涨。我们认为国内生猪价格出现反弹,主要原因是由于前期生猪价格快速下跌,散户出栏热情较差,导致近期养殖端惜售情绪提高;叠加部分二次育肥开始进场,短期内迫使屠企提高生猪收购报价,对猪价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本周,国内玉米淀粉、酒精价格均较上期下跌。由于国内玉米价格下行,有效降低深加工经营成本,推动淀粉、玉米价格相应下调。近一段时间,深加工下游消费需求有所提升,带动淀粉、酒精开机率相应增加,部分深加工企业理论盈利状况略有减弱。其中华北淀粉价格目前在3280-3300元/吨,部分地区价格环比下跌约50元/吨;东北淀粉价格3050-3150元/吨,总体以持稳为主。华北玉米酒精价格6750-6900元/吨,部分地区较上期下跌50元/吨;东北玉米酒精价格水平6550-6650元/吨,部分地区环比下跌约100元/吨。

(3)港口方面

截至最新,北方港口四港玉米库存共计约66.4万吨。北方港口到货北方港口玉米到货量增加,多为黑龙江和吉林的粮源,贸易商随收随走为主,受装船需求支撑,港口报价维持坚挺贸易主体建库意愿不强。广东港口玉米库存92.6万吨。受北方收购价格及盘面上涨,贸易商心态转变,下游饲料企业优质粮源采购需求较强,对普通粮采购较为谨慎。

三、后市展望

综上所述,玉米市场新作收割进入尾声,基层种植卖粮的积极性偏高,市场迎新粮集中上量,而贸易商看空后市,导致玉米行情震荡偏弱。但是华北地区阴雨天气及东北降雪天气影响物流,导致东北粮源入关减少,基层玉米购销逐步停滞。基层种植户出粮积极性下降,惜售情绪加重,贸易商及深加工企业收粮难度加大。同时叠加第四季度中储粮储备玉米轮入开始,将对玉米价格形成一定支撑。预计短期内,国内玉米市场将呈现震荡整理的格局运行。

(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叶研)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