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第二周稻米市场行情分析报告
一、价格及市场行情
近期,东北地区粳稻价格总体稳定,局部略涨。目前基层余粮较为有限,农户手中基本已没有余粮,粮源主要由贸易商、部分米企和各级储备轮出共同组成,部分地区低水分、高出米率的圆粒粳稻在补库的拉动下价格略有上涨,但购销数量总体有限;劳动节后,大米消费疲软,特别是南方需求比较清淡,导致优质、长粒粳稻价格略显疲弱。截止到5月13日,黑龙江佳木斯地区三等圆粒粳稻收购价2740元/吨,较上周上涨40元/吨;吉林长春地区三等粳稻收购价3200元/吨,较上周持平;辽宁盘锦地区三等粳稻收购价3160元/吨,较上周持平。
近期,北京及周边稻米加工企业稻谷入厂价基本稳定,企业反馈目前东北地区市场粮源供应主要以贸易企业和各级储备轮出为主,这些持粮主体与农户和农村经纪人相比,存储条件较好,出库价也相对坚挺。截止到5月14日,北京及北京周边的曹妃甸稻米加工园区东北稻谷到厂价集中在2920-2980元/吨,较上周基本保持稳定。与此同时,企业仍在持续出库和使用北京市储今年中标稻谷用于加工。
近期,亚洲主要大米出口国大米出口价格涨跌互现,主要是受到国际大米需求增长和出口国汇率波动共同影响。截止到5月13日,泰国大米(5%破碎率,下同)出口FOB价614美元/吨,较上周上涨15美元/吨;越南大米出口FOB价587美元/吨,较上周上涨6美元/吨;印度大米FOB出口价585美元/吨,较上周持平;巴基斯坦大米出口FOB价577美元/吨,较上周下跌3美元/吨。
二、近期交易情况
国储方面:2023年国庆节后,国家暂停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为新稻让路。截止到2024年5月14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仍未发布公告恢复销售,而去年是3月28日恢复的销售,目前已延后近一个半月。
市储方面:4月25日,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举办了“2024年北京市储备粮油第五次竞价交易会”,竞价销售稻谷3.55万吨(2021年产,存储地:北京市1.64万吨、黑龙江省0.89万吨、吉林省1.02万吨),实际全部成交,具体成交情况如下:
粮油竞价销售结果
单位:万吨、元/吨
品种名称 |
计划销售量 |
中标量 |
中标率 |
竞卖底价 |
最高价 |
最低价 |
平均价 |
稻谷(北京) |
1.64 |
1.64 |
100% |
2870 |
2930 |
2880 |
2901 |
稻谷(黑龙江) |
0.89 |
0.89 |
100% |
2680 |
2770 |
2770 |
2770 |
稻谷(吉林) |
1.02 |
1.02 |
100% |
2720 |
2860 |
2840 |
2852 |
粮农组织谷物价格指数4月环比上涨0.3%,大米降1.8%
2024年5月3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在罗马发布了最新报告显示,谷物价格指数4月环比上涨0.3%,扭转了连续三个月的跌势。全球小麦出口价格本月基本回稳,虽然欧盟、俄罗斯和美国部分地区作物条件不理想引发了担忧,但主要出口商之间的激烈竞争又抵消了这一影响。玉米出口价格上涨,主要原因是进口需求高涨,但却面临着乌克兰基础设施受损造成的物流中断持续恶化,同时巴西在主季收获开始前产量前景引起担忧。粮农组织大米价格指数本月下降1.8%,主要是由于收获压力导致籼稻价格下跌。
四、美国农业部5月供需报告预测全球大米期末库存增加
美国农业部5月份供需报告预计,2024/25年度全球大米供应、贸易、消费和期末库存均将增长。全球大米产量因印度、中国、孟加拉国和印度尼西亚增产,预计达到创纪录的5.276亿吨;全球大米消费在印度、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和孟加拉国消费增加的拉动下,预计达到创纪录的5.264亿吨;全球大米贸易略有增长为5380万吨,但仍低于印度2022年首次限制大米出口之前的水平;全球大米期末库存预计为1.761亿吨,比上年增加120万吨,这将是自2020/21年度以来全球库存首次增加。
五、本周北方农区大部光温水适宜,黑龙江春耕进度快于往年
本周北方农区大部光温水适宜。东北地区大部气温偏高,5-6日吉林东部、辽宁东部以及10-11日黑龙江大部、吉林西部、辽宁中部等地先后出现10~50毫米降水,有效补充土壤水分,水热条件利于春玉米、大豆、马铃薯等播种出苗及一季稻育秧。预计未来10天,东北地区光温条件良好,大部土壤墒情适宜,气象条件总体利于春玉米、大豆播种出苗及一季稻移栽。据中国新闻网5月10日报道,今年黑龙江春耕生产进度整体快于往年。黑龙江省农情调度统计显示,截至5月8日,水田已泡田4753.2万亩,水稻已插秧398.8万亩。
六、后期预测
国家最低收购价稻谷暂未投入销售,从消息面上对市场形成了支撑,预计短期内市场价格以震荡整理为主;从长期看,市场供应仍较宽松,粳稻后期仍有走弱可能。
(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程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