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粮油信息  >  行情分析

玉米流通减少,价格偏强震荡

日期:2024-05-20     作者:​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字号:        

                                                                                                                                           —— 五月第二周玉米市场分析报告

一、国内主要价格行情

国内主要产区、港口收购价格

单位:元/吨

产区名称

5月6日

5月13日

涨/跌幅

大连地区

2340

2360

0.85%

长春地区

2290

2300

0.44%

石家庄地区

2260

2260

0%

青岛地区

2430

2440

0.41%

东北、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

单位:元/吨

企业名称

5月6日

5月13日

涨/跌幅

公主岭黄龙

2230

2230

0%

山东西王淀粉

(挂牌)

2390

2400

0.42%

本周,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偏强波动。国内主产区基层余粮基本已经完成了粮权的转移,种植户陆续忙于春耕工作,售粮压力不大,持粮主体看涨心态逐渐增强,出货意向不高,深加工企业到货量较低,部分企业陆续提高收购价格。

截止到5月13日,全国玉米平均价为2403元/吨,较5月6日的2394元/吨,上涨9元/吨,涨幅为0.38%。据了解,近期北京周边地区饲料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在2320—2370元/吨之间(主要以河北承德,丰宁,霸州;内蒙古赤峰,宁城为主),较前期下降20元/吨左右。玉米质量标准:水分≤14%,杂质≤1%,不完善粒≤6.5%,霉变率≤2%,容重≥685g/l,黄曲霉B1毒素≤20ppb,玉米赤霉烯酮≤200ppb,呕吐毒素≤1000ppb。

二、市场行情

(1)产区情况

本周,东北地区由于余量逐渐减少,加之政策收购提振,春节以来价格维持平稳走势。当前销区市场接货意愿不足,带来利空影响,价格涨跌有限,呈现区间震荡。由于5月下旬国内主产区小麦即将大量上市,河南是全国最大的小麦产区,部分贸易企业腾仓收购小麦,玉米出货增加,均对玉米价格造成一定的下跌压力。但玉米市场余粮逐渐减少,短期抛售之后意味着未来供应减少,加之保税区玉米进口也明显减少,供需格局向偏紧方向转变,当前玉米现货价格已处于底部区域,继续下跌空间有限。

本周,华北地区基层余粮逐步下滑,持粮主体建库成本偏高,种植户及贸易商出货意愿不强,市场流通粮源有明显减少,加工企业到货量持续低位,部分加工企业将进入停机检修阶段,需求跟进相对谨慎,收购价震荡走高。预计华北黄淮地区玉米价格短期内偏强调整。

  1. 需求情况

本周,全国生猪均价14.9元/公斤,较上期下跌0.1元/公斤,跌幅0.6%。从市场特点来看,“五一”假期对生猪价格拉动有限,节后国内生猪行情有走弱现象,尽管养殖端压栏惜售情绪犹在,但终端猪肉消费疲软,难对猪价形成强有力拉动。本期国内生猪养殖处于理论盈利状态,基于国内猪肉价格和生产成本推算,理论上当前自繁自养生猪利润约77.3 元/头。

本周,国内玉米淀粉、酒精价格涨跌互现。目前华北淀粉价格在2950-3060元/吨,较上期提高约30-40元/吨;东北淀粉价格2930-2970元/吨,较上期下跌20-30元/吨;本期华北玉米酒精价格5800-6000元/吨,较上期下跌约100元/吨;东北玉米酒精价格水平5700-5800元/吨,较上期提高50-100元/吨。据统计,本周全国淀粉企业开工率69.5%;酒精企业开工率61%。

  1. 港口方面

截至最新,北方港口四港玉米库存共计约377万吨。东北产地贸易商少量出货,北方港口到货量维持低位,贸易商收购价格略有上调,集港量有所增加。广东港口玉米库存104万吨。南方港口受北港价格上涨以及期货走强利好,贸易商对低价出售持谨慎态度,报价有所上调。

  1. 后市展望

综上所述,国内主产区受春播活动的影响,种植户售粮活动受限,基层玉米流通量少,持粮主体建库成本偏高,低价出货意愿有所减弱,加工企业到货量较低,部分企业继续小幅提高收购价格,玉米价格出现阶段性反弹,市场信心有所提振。需求方面,饲料养殖产能去化压力仍未消除,短期难对价格形成消费支撑,预计短期内国内玉米价格将呈现波动运行。

(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叶研)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