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粮油信息  >  行情分析

上半年我国大米进口减少近六成,购销清淡

日期:2024-07-29     作者:​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字号:        

一、价格及市场行情

近期,学校已经放假,高温高湿天气给大米的加工、保管、运输和销售增加了难度,国内整体处于稻米消费的最为清淡的时期。受此影响,加工企业普遍采取以销定产的策略,优先消耗库存,在当前稻谷价格下行的预期下,采购原粮补库有较强观望情绪,普遍是随用随采。截止到7月22日,黑龙江佳木斯地区三等圆粒粳稻收购价2720元/吨,较上周下跌10元/吨;吉林长春地区三等粳稻收购价3200元/吨,较上周持平;辽宁盘锦地区三等粳稻收购价3160元/吨,较上周保持平稳。

近期,北京及北京周边地区稻米加工企业入厂价稳中偏弱运行。北京市内大米加工企业反馈,该企业采购黑龙江出米率68%-69%的圆粒粳稻到厂价在2900元/吨,大米走货非常清淡;北京周边唐山曹妃甸大米加工企业反馈,近期没有采购东北稻谷,主要是由于有一定库存外加需求清淡。目前东北地区合作伙伴反馈,市面陈粮主要是中储粮轮换粮,绥化当地2700元/吨,到曹妃甸运费130元/吨,推算到厂价2830元/吨;齐齐哈尔当地2710元/吨,到曹妃甸运费140元/吨,推算到厂价2850元/吨。

近期,亚洲主要大米出口国大米出口价格略有波动。外媒援引印度政府人士消息,该国大米库存创下历史新高,可能会放宽大米出口限制,导致泰国、越南等国大米出口价略有下行;作为对印度的出口补偿,今年巴基斯坦的大米出口创历史新高,价格也较为坚挺。截止到7月22日,泰国大米(5%破碎率,下同)出口FOB价584美元/吨,较上周下跌6美元/吨;越南大米出口FOB价564美元/吨,较上周下跌5美元/吨;印度大米FOB出口价585美元/吨,较上周持平;巴基斯坦大米出口FOB价589美元/吨,较上周上涨3美元/吨。

二、近期交易情况

国储方面:2023年国庆节后,国家暂停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为新稻让路。截止到本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仍未发布公告恢复销售,而去年是3月28日恢复的销售,目前暂无销售公告。

市储方面:2024年7月18日,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举办了“2024年北京市储备粮油第九次竞价交易会”,竞价销售稻谷2.93万吨,(2021年产2.16万吨,2022年产0.77万吨,存储地:北京市1.15万吨、黑龙江省1.14万吨、吉林省0.64万吨),实际全部成交,具体如下:

粮油竞价销售结果

单位:万吨、元/吨

品种名称

计划销售量

中标总量

中标率

竞卖底价

最高价

最低价

平均价

稻谷(北京)

1.15

1.15

100%

2770.00

2900.00

2820.00

2868.21

稻谷(吉林)

0.64

0.64

100%

2660.00

2750.00

2720.00

2735.00

稻谷(黑龙江)

1.14

1.14

100%

2580.00

2680.00

2670.00

2674.63

三、2024年上半年我国大米进口减少59.3%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6月,我国稻米累计进口73万吨,同比下降59.3%,其中6月份进口8万吨,环比减少9万吨;2024年1-6月,我国稻米累计出口56万吨,同比上涨5.6%,其中6月份出口6万吨,环比减少9万吨。

四、截止到7月17日,我国早稻收获过半

据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截至7月17日,全国早稻收获已完成56.2%,其中,海南收获过九成半,广东过八成,湖北和广西六成左右,湖南和江西五成左右,福建和浙江过两成,安徽过一成。双季晚稻播栽已完成14.8%,进度与去年相当。

中央气象台报告显示,截止到7月18日,华南南部早稻处于大面积收获阶段,浙江南部、江西大部、湖南南部进入成熟收获期,湖南北部、广东北部、广西北部、福建处于灌浆乳熟期;大部早稻发育期接近常年,江西、湖南、福建、广东部分地区偏晚4~9天。江南大部、福建、广东北部、海南西部晚稻处于三叶期,湖南、江西、广东局部进入移栽期;海南东部进入返青分蘖期;广西大部、广东南部等地晚稻处于播种育秧阶段。

五、后期预测

目前正值高温暑热的大米消费淡季,原粮需求总体比较清淡,预计稻谷价格短期内以稳中偏弱运行为主。

(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程汲)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