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17.4,同比下降0.6%
8月23日,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4年早稻产量数据的公告。总体看,全国早稻播种面积略增,单位面积产量略降,总产量略降。
全国早稻播种面积4754.8千公顷(7132.2万亩),比2023年增加21.7千公顷(32.5万亩),增长0.5%。国家持续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继续提高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格,有效调动了农民种植积极性。分地区看,湖南、江西、广东、浙江等8地播种面积有所增加。
全国早稻单位面积产量5925.4公斤/公顷(395.0公斤/亩),比2023年减少61.6公斤/公顷(4.1公斤/亩),下降1.0%。4月份以来南方多地出现强降雨天气,6月部分地区遭遇“雨洗禾花”,对今年早稻的单产、质量产生了一定影响。
全国早稻总产量2817.4万吨(563.5亿斤),比2023年减少16.3万吨(3.3亿斤),下降0.6%。但早稻总产量仍连续4年达到560亿斤以上,总体保持了稳定。
二、价格及市场行情
近期,东北地区陈稻市场在开学和节前备货的拉动下,总体购销稍显活跃,价格仍显偏弱,但略有波动。加工企业采购陈粮积极性有限,开始为新粮采购做准备;目前市场流通的23年稻谷已经较为有限,但陈稻供应总体仍较充足,最低收购价稻谷入市销售后供应渠道进一步增加。截止到9月10日,黑龙江佳木斯地区三等圆粒粳稻收购价2760元/吨,较上周上涨20元/吨;吉林长春地区三等粳稻收购价3100元/吨,较上周下跌30元/吨;辽宁盘锦地区三等粳稻收购价3160元/吨,较上周持平。
近期,北京及北京周边地区稻米加工企业入厂价基本稳定。近期购销略然略有增加,但大米价格偏弱导致成本。北京市内的加工企业反馈,近期少量采购东北粳稻,到厂成本在2900元/吨;唐山曹妃甸稻米加工园区企业反馈在东北地区采购了一部分储备轮出陈稻,到厂价2840-2860元/吨左右。
近期,亚洲主要大米出口国大米交易清淡,价格呈现稳中略跌态势。截止到9月11日,泰国大米(5%破碎率,下同)出口FOB价598美元/吨,较上周下跌14美元/吨;越南大米出口FOB价575美元/吨,较上周下跌5美元/吨;印度大米FOB出口价585美元/吨,较上周持平;巴基斯坦大米出口FOB价540美元/吨,较上周下跌1美元/吨。
三、近期交易情况
国储方面:9月10日,最低收购价稻谷竞价销售投放稻谷60万吨(中晚籼稻和粳稻各30万吨),标的数量及销售底价与上期一致。从拍卖结果看,实际成交1.11万吨,全部为黑龙江粳稻,最高价2600元/吨,最低价2590元/吨,成交均价2592.81元/吨。总体看,中晚稻全部流标,反映出加工企业参拍积极性普遍不高;黑龙江新稻还有一个月左右批量上市,企业对国储关注度有限。
市储方面:2024年8月22日,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举办了“2024年北京市储备粮油第十次竞价交易会”竞价销售稻谷1万吨(2021年产,存储地:北京市),实际全部成交,具体如下:
粮油竞价销售结果
单位:万吨、元/吨
品种 |
计划销售量 |
中标总量 |
中标率 |
竞卖底价 |
最高价 |
最低价 |
平均价 |
稻谷 |
1.00 |
1.00 |
100% |
2770 |
2870.00 |
2820.00 |
2841.70 |
四、日本大米价格上涨,对我国影响有限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总务省8月23日公布的7月全国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示,米类较上年同期上涨17.2%,为20年来最大涨幅。报道称,2023年夏天的酷暑导致稻米发生高温热害,上市量减少,供需紧张造成价格上涨。此外,饭团和仙贝等相关商品也受到波及而涨价。另一方面,日本一些超市大米库存告急,有的甚至开始实施限购措施。日本广播协会(NHK)报道称,日本农林水产省表示,目前处于新米和旧米交替时期,大米库存量少,加上有民众为了应对地震和台风等灾害进行囤货,加剧了大米紧缺现象。农林水产省呼吁消费者冷静对待。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分析,日本米价上涨对我国市场的影响较为有限。一方面是日本大米进出口规模较小:2023/24年度日本大米进口量预计为69万吨,仅占全球的1.35%;大米出口量为8万吨,仅占0.15%。另一方面是我国稻谷多年产大于需,供应充足,与日本的大米贸易量一直不高。2023年我国进口日本大米0.041万吨,仅占当年进口总量的0.02%;向日本出口大米7.24万吨,占总出口量的4.5%。2024年1-7月,我国进口日本大米0.014万吨,占同期进口总量的0.02%;向日本出口大米2.5万吨,占比4.03%。
五、1-8月菲律宾大米进口量同比增长19%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消息,菲律宾农业部数据显示,2024年1-8月菲律宾大米进口量达280万吨,高于去年同期的230万吨,同比增长19%;8月份菲律宾大米进口量为29.64万吨,高于7月份的16.74万吨。越南仍是菲律宾的主要大米供应国,1-8月越南向菲律宾出口大米超217万吨,约占菲律宾总进口量的77%。2023年菲律宾进口大米360万吨,比2022年创纪录的382万吨下降5.9%;农业部预计2024年的大米进口量不会超过2023年。
六、后期预测
随着消费的逐步恢复,稻米市场购销略有回暖,但在供应总体充足的大环境下,短期内市场价格仍将持续稳中偏弱的基调。从后期看,东北粳稻大多进入乳熟期,在后期不出现意外的情况下,预计产量以稳为主,价格在新陈交接期可能略有下跌,但幅度预计较为有限。
(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程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