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粮油信息  >  行情分析

节后补库拉动需求,东北粳稻价格回暖

日期:2025-03-03     作者:​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字号:        

一、价格及市场行情

近期,东北地区稻米市场总体呈现稳中偏强走势,但是品种间略有分化,长粒粳稻价格持续攀升,较上周涨幅达1.5-2%,而圆粒粳稻及糯稻价格则维持窄幅震荡格局,主要是因为节后补库拉动优质粮源价格,而圆粒粳稻和糯稻因终端需求没有那么强烈因此价格波动较小。截止到2月25日,黑龙江佳木斯地区三等圆粒粳稻收购价为2640元/吨,较上周上涨5元/吨;吉林长春地区三等粳稻收购价为2940元/吨,较上周上涨40元/吨;辽宁盘锦地区三等粳稻收购价为2900元/吨,较上周下跌20元/吨。

近期,北京及北京周边地区稻米加工企业反馈,自节后复工复产以来,新稻入厂价持续保持稳中略涨态势。企业反馈主要是有三点原因:一是2024年东北、京津冀周边新粳稻上市后,价格持续低于上年同期,企业对春节后预判偏空,因此节前库存建立有限,但节后出现多元主体集中补库,拉动价格出现上涨;二是春节前后,中储粮在东北地区陈稻投放频率明显放缓、数量明显减少,此外新稻收购进度较快,市场流通粮源逐步减少;三是由于天津、唐山周边地区新稻上市后价格一直低于去年同期,吸引山东、天津、河北等地储备和加工企业集中采购,流通粮源快速减少,拉动收购价格。截止到2月26日,市内加工企业从黑龙江采购的出米率在68%-69%的圆粒新粳稻到厂价在2880元/吨,近一周保持平稳,较春节前上涨80-100元/吨;唐山曹妃甸稻米加工园区企业目前主要使用天津、唐山等周边地区圆粒新粳稻,入厂价在2800元/吨,近一周基本没有变化,较春节前上涨100元/吨,此外还有少量黑龙江圆粒粳稻到厂价在2820-2840元/吨,近一周变化不大,较春节前上涨20-60元/吨。

近期,亚洲主要大米出口国大米出口价总体下降,部分国家略有波动。一方面是国际大米生产形势相对较好,供应预期充足;另一方面是主要进口国需求偏弱。截止到2月25日,泰国大米(5%破碎率,下同)出口FOB价432美元/吨,较上周上涨2美元/吨;越南大米出口FOB价396美元/吨,较节前下跌3美元/吨;印度大米FOB出口价410美元/吨,较节前下跌5美元/吨;巴基斯坦大米出口FOB价397美元/吨,较节前下跌7美元/吨。

二、近期交易情况

国储方面:国家粮油信息中心自2024年10月份开始暂停最低收购价稻谷销售。

市储方面:2025年2月20日,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举办了“2025年北京市储备粮油第二次竞价交易会”,竞价销售2022年产稻谷1.44万吨(储存地:北京),具体成交情况如下:

粮油竞价销售结果

单位:万吨、元/吨

品种名称

计划销售量

中标总量

中标率

竞卖底价

最高价

最低价

平均价

稻谷

1.44

1.44

100%

2700.00

2930.00

2870.00

2896.24

三、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落实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稻谷补贴政策,稳定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推动扩大稻谷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投保面积。鼓励地方开展粮油种植专项贷款贴息试点,健全粮食主产区奖补激励制度,启动实施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逐步扩大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实施范围。

四、2025年1月我国大米进口量继续增加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我国进口大米38万吨,环比增加21万吨,同比增加15万吨,增幅为63.9%。2024年全年累计进口大米166万吨,同比减少97万吨,减幅为37.1%。主要原因是国际米价仍处于历史高位,大米采购商进口意愿减弱,但9月后印度放松大米出口限制,市场供给增加,国际竞争加剧,国际米价回落,导致我国大米进口量逐月回升1。2025年1月,我国出口大米5万吨,环比减少6万吨,同比减少14万吨,减幅为73.9%。2024年全年累计出口大米111万吨,同比减少49万吨,减幅为30.81%。

五、后期预测

预计黑龙江粳稻价格走势或将呈现近强远弱态势:短期看,节后补库已拉动部分地区价格上涨,且今年黑龙江新稻收购进度整体快于去年,建三江农户余粮预计还有1-2成,基层原粮持续消化,从供应面支持粳稻价格;长期看,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月底结束,各地地方储备采购预计3月份结束,4月份起粳稻价格将开始缺乏支撑。

(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程汲)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