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主要价格行情
6月下旬玉米价格重心继续上移,市场看涨情绪依旧存在。华北地区贸易商2024年的新玉米库存已经所剩不多,购销重点集中于小麦,玉米市场比较清淡,市场流通量维持低位运行,企业多从储备库或参与竞价来补充玉米库存。山东地区价格上涨,部分深加工和饲料企业入厂价格超2500元/吨,带动东北地区玉米价格上涨。新麦上市后,饲用替代增加,压制玉米上涨幅度。
国内主要产区饲料企业收购价格
单位:元/吨
产区名称 |
6月17日 |
6月24日 |
涨/跌幅 |
哈尔滨地区 |
2220 |
2250 |
1.35% |
长春地区 |
2270 |
2280 |
0.44% |
沈阳地区 |
2280 |
2300 |
0.88% |
石家庄地区 |
2360 |
2440 |
3.39% |
青岛地区 |
2480 |
2510 |
1.21% |
东北、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
单位:元/吨
企业名称 |
6月17日 |
6月24日 |
涨/跌幅 |
公主岭黄龙 |
2260 |
2280 |
0.88% |
山东西王淀粉 (挂牌) |
2524 |
2544 |
0.79% |
截至6月24日,全国玉米平均价为2424元/吨,较6月17日上涨14元/吨。据了解,近期北京周边地区饲料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在2370~2450元/吨,与6月9日的2350~2440元/吨相比重心有所上移(主要以河北承德,丰宁,霸州;内蒙古赤峰,宁城为主)。玉米质量标准:水分≤14%,杂质≤1%,不完善粒≤6.5%,霉变率≤2%,容重≥685g/l,黄曲霉B1毒素≤20ppb,玉米赤霉烯酮≤200ppb,呕吐毒素≤1000ppb。其中大发正大采购饲料用小麦的价格为2430元/吨,替代玉米的比例为10%。
因新麦有后熟期,我市部分饲料企业采购陈麦用作饲料加工使用,添加比例在5%左右,目前企业库存比较充裕,关注未来糙米和进口玉米拍卖情况。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种植户手中余粮见底,基本都在贸易商手中,由于去年底今年初玉米价格低迷,贸易商建仓成本较低。进口玉米、稻谷等相关替代品拍卖尚未落地,贸易库存有限,供应比较紧张。受山东地区价格上涨带动,东北地区价格上涨。
华北黄淮地区:河北地区贸易商2024年的玉米库存所剩无几。玉米上量偏少支撑玉米价格重心上移,新麦入市后,新麦流入饲料企业的占比不断增加,饲料企业收购小麦增多。
南方销区:南方销区玉米价格维持高位运行,饲料企业对高价接受度有限,新麦价格优势显现,小麦饲用量提升,饲料企业继续提价采购玉米的意愿不强。
南北港口:6月24日,北方港口晨间集港量不足一万吨,仍继续处于偏低水平,贸易商报价受到支撑,但到货成本高企,市场购销恢复缓慢,在港作业船只4艘。南方港口上周谷物周度到货41.4万吨,周度走货44.9万吨。预报本周玉米到货越23.4万吨。
后市影响因素
1、生猪产能受调控:
6月中旬多家猪企参加了“生猪生产调度会”,在减母猪、降体重、控二育的背景下,会议提出了具体的生猪生产调控目标,将对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现有基础上调减100万头左右,降至3950万头,降幅为1%,出栏体重也需要控制在120公斤左右,对玉米等饲用粮的需求形成抑制。
饲用替代增加压制玉米价格
新麦流入饲料企业的占比不断增加,饲料企业收购小麦增多,对玉米采购热度下降。启动托市后,尽管小麦价格上涨,但仍具有价格优势。
新玉米种植情况
新作方面,东北地区大部光温基本正常,土壤墒情适宜,利于玉米、大豆等作物生长和水稻返青、分蘖,但降水偏多导致黑龙江东部部分农田土壤偏湿,不利作物生长。黄淮大部夏播接近尾声,大部份地区夏玉米已出苗,华北大部、西北地区东部夏玉米处于播种至出苗期。
后市展望
今年渠道库存低于往年,而进口玉米又大幅缩减,玉米拍卖也迟迟没有动静,随着时间推移,玉米可供应数量减少,将支撑玉米价格。
7-8月份玉米“青黄不接”时,我市加工企业的玉米库存较为充足,部分企业保持有45天的加工量,且有新麦及储备库拍卖补充。目前正值小麦集中上市且消费淡季,饲用替代压制玉米上涨幅度,因此预计玉米继续上涨的幅度有限。
(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杨春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