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主要地区价格行情
近期国内玉米市场供应相对充足,贸易商出货意愿积极,玉米饲料消费和工业消费需求高位运行,玉米供需呈现紧平衡状态。
国内主要产区饲料企业收购价格
单位:元/吨
产区名称 |
7月15日 |
7月24日 |
涨/跌幅 |
哈尔滨地区 |
2240 |
2220 |
-0.90% |
长春地区 |
2260 |
2260 |
0 |
沈阳地区 |
2310 |
2300 |
-1.28% |
石家庄地区 |
2400 |
2440 |
-0.44% |
青岛地区 |
2470 |
2490 |
-0.81% |
东北、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
单位:元/吨
企业名称 |
7月15日 |
7月24日 |
涨/跌幅 |
公主岭黄龙 |
2270 |
2260 |
-0.44% |
山东西王淀粉 (挂牌) |
2514 |
2554 |
1.60% |
截至7月24日,全国玉米平均价为2408元/吨,据了解,近期北京周边地区饲料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在2400~2450元/吨,与7月15日的2400~2465元/吨相比价格微幅上涨(主要以河北承德,丰宁,霸州;内蒙古赤峰,宁城为主)。玉米质量标准:水分≤14%,杂质≤1%,不完善粒≤6.5%,霉变率≤2%,容重≥685g/l,黄曲霉毒素B1≤20ppb,玉米赤霉烯酮≤200ppb,呕吐毒素≤1000ppb。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进入玉米拔节期,当前气候条件光温充足,墒情适宜,利于作物长势。近期铁路运费下调,东北玉米外运量增加,区域内玉米结余减少,支撑东北玉米价格。
华北黄淮地区:区域玉米价格以稳为主,随着本月进口玉米投放市场,市场供应充足,持续稳定市场信心,贸易商积极出货,深加工企业部分微幅提价采购。
南方销区:南方销区饲料企业玉米采购需求平稳,多执行前期订单,企业根据自身情况适量采购小麦,产区贸易商加快走货节奏,到站价格有所下滑。
港口情况:北方四港口库存持续下降,截至7月11日,库存为230万吨,周环比下降29万吨,同比增加3万吨,与去年同期库存水平基本一致。
二、后市影响因素
1、玉米拍卖
7月22日,中储粮北京分公司组织玉米竞价销售专场交易会,销售玉米7357吨,成交率100%。
进口玉米拍卖方面,7月22日进口玉米进行了本年度第七次拍卖,市场热度持续降温:计划投放19.86万吨美国产玉米(全部择期出货),实际成交5.29万吨(成交率26.66%),成交率环比提升10%,。
2、新玉米种植情况
当前东北地区光温充足,大部墒情适宜,利于玉米拔节;新疆大部、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东部、黄淮、江淮和江汉大部高温少雨,黄淮、江淮部分农田出现轻微缺墒;西南地区大部光温适宜,利于玉米生长发育。预计未来一周,东北地区累计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多利于补墒情,吉林、辽宁、内蒙古部分地区有强对流天气,低洼农田可能出现短时渍涝;陕西关中地区、河北中南部、黄淮、江汉等地将持续高温天气,土壤失墒加剧,加之降水偏少,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旱情,易导致作物生长受抑。
三、后市展望
预计短期内国内玉米价格将以稳为主运行。主要原因:一是玉米饲用消费维持高位,国内生猪存栏处于较高水平;二是玉米工业消费稳定,国内玉米深加工产能处于高位,淀粉等深加工企业开工率预计全年同比有小幅增加,持续支撑国内玉米价格以稳为主运行。
(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事务中心 张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