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内粳稻价格总体稳定
本周粳稻价格总体稳定,主要原因是稻谷市场处于供应青黄不接与需求总体清淡的博弈阶段。
截至7月24日,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黑龙江佳木斯地区三等圆粒粳稻收购价2720元/吨,黑龙江哈尔滨地区三等长粒粳稻收购价2840元/吨,江苏南京地区三等粳稻收购价295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
二、国内粳米价格以稳为主
本周国内粳米出厂价以稳为主,主要原因是当前粳米市场进入到了传统销售淡季,消费需求增长乏力,市场走货慢,米厂多以老订单为主,粳米市场总体行情整体以稳为主。
|
地区 |
7月14日 |
7月21日 |
较上周 |
粳米 |
黑龙江佳木斯 |
3725 |
3725 |
0.00% |
吉林长春 |
4360 |
4360 |
0.00% |
|
江苏南京 |
3960 |
3960 |
0.00% |
三、相关交易情况
国储方面:7月22日,最低收购价稻谷投放2020-2024年产稻谷59.9万吨,实际成交2.02万吨,成交率为3.37%,其中粳稻1.69万吨,中晚籼稻0.33万吨。其中投放粳稻30万吨,均在黑龙江,成交均价2639.24元/吨。此次交易中2022年产一等粳稻成交2462吨,均以2720元/吨成交。
市储方面:7月24日,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举办了“2025年北京市储备粮油第八次竞价交易会”。竞价销售2022年产一等稻1.05万吨,竞卖底价2700元/吨,最高价2930元/吨,最低价2870元/吨,平均价2896.24元/吨,全部成交。
中储粮方面:7月21日,中储粮在黑龙江投放2021、2022年产稻谷6.13吨,成交1.90吨,成交率为31%。其中双城直属库2022年产一等稻底价2700元/吨,成交价2730~2740元/吨。
四、全球大米供需形势小幅趋紧
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显示,大米供需影响偏多。报告预计2025/26年度全球大米消费量和贸易量增加,供应量保持稳定,期末库存减少。主要由于中国政府预计将释放更多的大米库存用于饲料用途,全球大米消费量增加55万吨达到创纪录的5.416亿吨;由于缅甸出口增加,全球大米贸易量小幅增加4万吨至6175万吨;由于美国大米减产被菲律宾和加纳的高库存所抵消,全球大米供应量稳定在7.289亿吨;由于中国和缅甸的库存下降,全球大米期末库存下降55万吨至1.873亿吨。7月份全球大米供需形势小幅趋紧,或将减缓国际米价下行节奏。
五、后期走势分析
粳稻方面:总体看来,粳稻市场供求宽松,购销活跃度低迷,淡季需求难有提振,对价格及走量难有支撑,预计短期内粳稻市场或将稳中趋弱运行。
粳米方面:夏季大米订单逐步减少,市场走货偏缓,多数米厂消化稻谷库存,米价或将以稳为主;部分米厂或让利吸单,米价有窄幅回落可能。
(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事务中心 邹伟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