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信息  >  粮油信息  >  行情分析

春玉米零星上市,价格区间震荡

日期:2025-08-11     作者:​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字号:        

一、国内主要地区价格行情

国内玉米价格延续整体偏弱运行。进口玉米持续投放,成交率下滑,对市场的影响较小。湖北、河南和山东的春玉米零星上市,市场供给增加,以及高温天气玉米不好保存,持粮主体售粮积极性明显提升。利多的因素主要有,今年玉米结转库存或创历年新低,闰六月可能导致新季玉米上市推迟,以及豫南、苏皖北部产区旱情炒作升温,持粮主体的销售并不恐慌,玉米供求格局偏紧。

国内主要产区饲料企业收购价格

单位:元/吨

产区名称

7月29日

8月5日

涨/跌幅

哈尔滨地区

2250

2250

0.00%

长春地区

2280

2280

0.00%

沈阳地区

2300

2300

0.00%

石家庄地区

2430

2430

0.00%

青岛地区

2490

2500

0.40%

东北、华北地区深加工企业收购价格

单位:元/吨

企业名称

7月29日

8月5日

涨/跌幅

公主岭黄龙

2260

2260

0.00%

山东西王淀粉

(挂牌)

2534

2528

-0.24%

截至8月5日,全国玉米平均价为2398元/吨,较7月29日的2408下跌10元/吨。据了解,近期北京周边地区饲料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在2360~2470元/吨,与7月29日的2375~2450元/吨相比价格波动幅度有所扩大(主要以河北承德,丰宁,霸州;内蒙古赤峰,宁城为主)。玉米质量标准:水分≤14%,杂质≤1%,不完善粒≤6.5%,霉变率≤2%,容重≥685g/l,黄曲霉B1毒素≤20ppb,玉米赤霉烯酮≤200ppb,呕吐毒素≤1000ppb。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基层余粮逐步减少,受高温以及潮湿天气影响,部分贸易商恢复出货,玉米上量略增。用粮企业有中长期合同,深加工及饲料企业库存相对充足,下游需求一般,采购积极性偏淡,部分企业收购价偏弱。大部分深加工企业已经检修完毕陆续恢复生产,加工需求有所回升,厂门到货维持相对偏高水平,收购价格趋稳运行。

华北黄淮地区:华北地区贸易粮库存量少于常年,局部有春玉米陆续零星上市,已成交的进口玉米也在出库中,高温潮湿的天气加剧玉米储存难度,贸易商获利了结腾仓。深加工企业开工率有小幅回升,原料库存不断消耗,企业补库意愿上升,刚需采购积极,玉米价格不断上调。而饲料企业新麦库存偏多,需求有所减弱,不断减少对小麦玉米采购,价格窄幅整理。

南方销区:南方销区饲料需求相对一般,企业部分采买新季春玉米,整体市场购销一般,也有企业使用前期库存,对后市持观望心态。

港口情况:东北产地余粮有限,北方港口集港量不足,发货量减少,南方港口到港量减少。南方港口上周谷物周度到货55.8万吨,周度走货58.6万吨。受多雨天气及期货盘面下跌影响,下游采购情绪不高。南方港口市场购销清淡,下游需求疲软致使贸易企业提价收购积极性不高。

二、后市影响因素

1、进口继续减少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我国进口玉米16万吨,环比减少18.75%,同比减少约83%。6月进口俄罗斯玉米约8.2万吨,同比增加505%;6月进口乌克兰玉米约6.6万吨,同比减少90%。2025年1-6月我国累计进口玉米79万吨,同比减少约93%。其中,从巴西进口玉米25万吨,占比31.7%;俄罗斯进口20万吨,占比26%;乌克兰进口23万吨,占比29.4%;缅甸进口7万吨,占比8.9%。预计今年上半年贸易商采购的巴西等国进口玉米将多于第四季度前后到港,总规模约200万吨左右。

2、新玉米种植情况

截至7月末,北方春玉米大部处于抽雄开花至吐丝期,新疆北部部分地区进入乳熟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吐丝至乳熟成熟期;大部发育期正常或偏早3~7天。华北、黄淮大部、西北地区夏玉米处于拔节期,河南部分地区进入抽雄开花至吐丝期;西南地区大部处于开花吐丝期;大部发育期正常或偏早3~7天,河北南部、河南北部、云南西北部等地偏晚4~7天。

播种以来,全国玉米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74,适宜度等级为非常适宜,比上年同期高0.03,接近五年平均。其中,7月全国玉米平均气候适宜度为0.82,比上年同期和近五年平均分别低0.01、0.02,适宜度等级为非常适宜

截至8月2日当周,西北地区大部、华北、黄淮热量充足,华北北部出现明显降水,总体利于玉米等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华北南部、陕西关中、四川盆地等地部分农田出现轻到中度、局部重度缺墒,不利玉米等旱地作物稳健生长以及经济林果生长发育。华南、西南地区南部等地光温较适宜,利于玉米和经济林果等生长发育,未来10天,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东部和南部、华南、西南地区等地多降雨,累计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多,东北地区7-9日降水较明显,降水利于增加土壤水分,利于玉米等秋收作物生长发育;四川盆地东北部、陕西关中、河南西部和南部等地土壤缺墒将持续或加重,玉米等作物遭受农业干旱风险较高。

3、交易情况

8月5日,中储粮公司举行玉米购销双向交易,计划销售玉米量7205吨,成交数量4205吨,成交率58%。其中,山西公司全部成交,销售成交价2320元/吨,采购价2260元/吨。进口玉米拍卖挂拍19.85万吨,成交2.51万吨,成交率13%,创造新低。其中山东底价2300元/吨,成交均价2302元/吨,平均溢价2元/吨。江西省底价2350元/吨,无溢价。江苏省底价2340元/吨,安徽省底价2320元/吨,湖北省底价2330元/吨,均无成交。

8月5日山东鲁粮集团有限公司竞价销售2021年产玉米5000吨,实际成交5000吨,成交价格2500元/吨。

8月1日,山东高密国粮储备库有限公司竞价销售2023年产玉米1823.560吨,实际成交1823.56吨,成交价格2500元/吨;竞价采购2025年国产黄玉米1823.56吨,成交价格2460元/吨。

三、后市展望

预计春玉米上市量进一步增加,8月玉米市场维持区间震荡格局,价格波动幅度相对有限。

(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杨春懿)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