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及市场行情
近期,东北粳稻市场购销受开学备货拉动略显活跃,但中储粮黑龙江分公司自7月底以来加大投放,最低收购价粳稻仍在持续销售,供应总体充足,价格偏弱运行。截至8月19日,黑龙江佳木斯三等圆粒粳稻收购价2680元/吨,较上周下跌40元/吨;吉林长春三等粳稻收购价2940元/吨,较上周持平,辽宁盘锦三等粳稻收购价2900元/吨,较上周持平。
近期,北京及北京周边地区粳稻入厂价稳中略降10-20元/吨。稻米加工企业反馈,粮源以中储粮和北京周边的储备轮换为主,其中黑龙江中储粮在黑龙江中部地区投放粳稻成交价2710-2720元/吨,到曹妃甸运费140-150元/吨,合计到厂价2850-2870元/吨;北京中储粮在三河双向轮换粳稻,企业中标后测算陈稻入到曹妃甸厂价在2900元/吨左右。
近期,亚洲主要大米出口国大米出口价互有涨跌。截止到8月19日,泰国大米(5%破碎率,下同)出口FOB价378美元/吨,较上周下跌9美元/吨;越南大米出口FOB价397美元/吨,较上周上涨13美元/吨;印度大米FOB出口价377美元/吨,较上周下跌2美元/吨;巴基斯坦大米出口FOB价362美元/吨,较上周下跌16美元/吨。
二、相关交易情况
国储方面:8月19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计划销售2020-2024年产最低收购价稻谷60万吨,实际成交0.2893万吨,较8月12日交易减少了89.27%,成交率仅有0.48%;其中,中晚籼稻全部流拍,粳稻成交0.2893万吨,均为黑龙江产,成交价2560~2630元/吨,成交均价2597元/吨,较8月12日下调45.88元/吨。
中储粮方面:受中储粮集团黑龙江分公司委托,中储粮网于8月18日组织稻谷竞价销售专场,稻谷生产年限为2021、2022、2023年,数量为139754吨,存储地为建三江、齐齐哈尔等,实际成交46%。
三、江西省内符合条件地区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
今年江西早籼稻播种面积1819.4万亩,同比增加9.2万亩;预计早籼稻总产139.6亿斤、同比增加4.3亿斤。截至7月31日,全省共收购新季早籼稻44.5亿斤,收购进度五成左右。各级储备轮入进度同比偏快,收购价格保持偏弱运行。部分地区早籼稻已跌至最低收购价格以下。
8月8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通知:根据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等相关政策规定,经研究,同意自2025年8月9日起在江西省内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江西全省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定点采取分批启动的方式。第一批确定并向社会公布了15个最低收购价收储库点,覆盖14个粮食主产县(市、区),有效仓容20万吨;随后又公布第二批最低收购价收储库点,增加九江市和抚州市,同时在南昌市、宜春市、鹰潭市、上饶市和吉安市增加库点,满足农民售粮需要,兜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收购价格为1.28元/斤。
上一次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是2020年,时隔5年我国再次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预案,旨在保障种粮农民利益,确保粮食市场平稳运行。
四、2025年1-7月我国大米进口同比增加113.5%
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1-7月我国累计进口大米175万吨,同比增加113.5%,1-7月平均进口单价3487.62元/吨,其中7月我国进口大米30万吨,同比增加249.7%,进口单价3190.17元/吨。
海关总署统计,2025年1-7月我国累计出口大米68万吨,同比增加9.2%,1-7月平均出口单价3817.74元/吨,其中7月我国出口大米9万吨,同比增加23.4%,出口单价3316.33元/吨。
2025年以来,国际大米价格振荡走跌,利润拉动进口量持续增加;出口均价持续高于进口均价,反映我国大米出口以中高端品种为主,而进口以中低端补充性原料为主。
五、后期预测
目前粳稻市场需求略有增加,但最低收购价、中储粮、各级储备稻谷也在源源不断进入市场,供应相对充盈,此外距离新稻批量上市已不足两个月,企业采购陈稻积极性逐步降低。新稻上市前,陈稻价格预计以稳中偏弱为主。
(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程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