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价格及市场行情
近期学校陆续开学,东北粳稻市场购销略显活跃,但价格总体偏弱稳定,一是加工企业补库在8月中下旬已经完成,需求逐步稳定;二是供应较为充足,各级储备持续轮出;三是新稻还有一个月左右就陆续上市;四是早籼稻增产、启动托市,从消息面上不支持粳稻上涨。截止到9月2日,黑龙江佳木斯三等圆粒粳稻收购价2660元/吨,吉林长春三等粳稻收购价2940元/吨,辽宁盘锦三等粳稻收购价2900元/吨,均较上周持平。
近期,北京及北京周边地区粳稻入厂价基本稳定。唐山曹妃甸稻米加工园区企业入厂价在2860元/吨,主要以前期东北地区中储粮竞价销售轮出稻谷为主。新稻还有月余即将上市,企业开始严格控制采购陈稻数量和价格。
近期,亚洲主要大米出口国米价稳中略跌。截止到9月2日,泰国大米(5%破碎率,下同)FOB价(港口离岸价,下同)370美元/吨,较上周下跌6美元/吨;越南大米FOB价391美元/吨,较上周下跌10美元/吨;印度大米FOB价378美元/吨,较上周持平;巴基斯坦大米FOB价355美元/吨,较上周下跌2美元/吨。印度方面米价影响因素博弈:随着美国对印度产品征收高达50%的关税,印度每年约30万吨的香米出口将受到影响,价格受到下行压力;但暴雨和洪涝灾害导致旁遮普邦的巴斯马蒂大米产量可能至少下降20%至25%,在2024/25年度,印度巴斯马蒂大米出口量为607万吨,其中旁遮普邦约占40%。
二、相关交易情况
国储方面:9月2日,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计划销售2020-2024年产最低收购价稻谷60万吨,实际成交0.82万吨,成交率1.37%。其中,中晚籼稻全部流拍,粳稻成交0.82万吨,成交价2660-2700元/吨,成交均价2691元/吨,均为黑龙江产。
市储方面:2025年8月21日,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举办了“2025年北京市储备粮油第九次竞价交易会”。本次竞价交易会采用国家粮食交易平台网上公开竞价交易方式,竞价销售2022年产稻谷0.60万吨(存储地:北京)。具体成交情况如下:
粮油竞价销售结果
单位:万吨、元/吨
品种名称 |
计划销售量 |
中标总量 |
中标率 |
竞卖底价 |
最高价 |
最低价 |
平均价 |
稻谷 |
0.60 |
0.60 |
100% |
2780.00 |
2840.00 |
2820.00 |
2827.26 |
中储粮方面:受中储粮集团黑龙江分公司委托,中储粮网定于9月1日组织稻谷竞价销售专场,竞价销售2021、2022年产稻谷66095吨,存储地为牡丹江、鸡西、建三江等地,最终成交78%。
三、政策支持,江西早籼稻收购进度快于常年
自8月初江西省启动早籼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来,早籼稻收购快步进行。8月26日,江西省发布了第五批早稻最低收购价收储库点名单,新增库点47个,使得托市收购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早稻市场价格提供了更坚实的支撑。受政策支持,今年早稻收购进度显著加快,目前已超去年同期。数据显示,截至8月25日,江西省已收购早稻339.5万吨,较上年同期增加43.5万吨,增长14.7%。
四、近一周东北天气条件总体利于一季稻产量形成
中央气象台全国农业气象周报(2025年8月24日-8月30日)显示,本周东北地区水热条件总体利于一季稻产量形成,但辽宁、吉林局部强降水导致低洼农田过湿,影响根系生长;江汉、江南持续高温天气不利一季稻灌浆结实,且部分地区旱情显现;西南地区强降水不利于已成熟一季稻收晒。预计未来十天黄淮、江汉等地降水将缓解土壤缺墒,利于一季稻产量提高,但四川、云南多雨天气仍将影响收晒。建议各地根据天气适时灌溉、排水并合理安排收获。
五、后期预测
目前粳稻市场需求略有增加,但最低收购价、中储粮、各级储备稻谷也在源源不断进入市场,供应相对充盈,此外距离新稻批量上市仅有一个月左右,企业采购陈稻积极性逐步降低。新稻上市前,陈稻价格预计以稳中偏弱为主。
(北京国家粮食交易中心 程汲)